Monday, May 23, 2011

都来说说“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

都来说说"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

2011.05.23

  "重庆,非去不可"是城市新"口号"。你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很有重庆味,这不仅是句旅游广告语,还是城市营销的主题语。作为重庆人,不妨都来说说"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



合川钓鱼城


武隆天生三硚


涪陵白鹤梁 本组图片均为央视广告片截屏图

  本报讯 (记者 肖瑶 罗薛梅)重庆的主题宣传语是什么?重庆欢迎你?魅力之都……如果你只知道这些,那你就out了。

  为了补课,你需要在新闻联播结束后看看央视一台。注意,19点40分左右有一段宣传片,里面会呈现武隆天生三硚、大足石刻等重庆六大旅游精品,或者荣昌、万盛等5个代表区县。两个版本宣传片的最后都有一句相同的主题语:"重庆,非去不可"。

  市旅游局说,这句话现在已经申请了注册商标,成为重庆市的宣传口号。

  前段时间开始,"重庆,非去不可"在央视频频亮相。网友"Koyshang"说,他第一次看,就被"非去不可"这句话吸引了。"这四个字,把重庆人天生的自信、豪迈、霸气、耿直、好客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还对比分析了"四川好玩"这个广告语。"我觉得这四个字非常符合四川人的性格和现状,是一种悠闲的性格表现。这也许正是巴文化与蜀文化的区别吧!"

  网友"耳东陈"评价这句广告语说:"有力度,有韵味!铿锵、自信、惹人遐想,有点重庆崽儿的话语风格。"

  外地网友"中国西瓜"说,看了这个宣传片之后"我要去重庆"。这也许是对"重庆,非去不可"的最大认同。

  也有网友担心,这句话显得霸道了点,会让人有逆反心理。"世界上哪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

  "有点冲动有点激情,这句主题语有重庆人的味道"

  "我一直想找这么句上口,能体现重庆特色,还能给人深刻印象的主题语。"说起"非去不可",罗兹柏昨天一脸兴奋。作为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他也曾为重庆提出了"远东名城、激情之都"的宣传语。

  "你觉不觉得,重庆人形容某件东西非常好,用词就会比较绝对。比如'好得不得了'、'太霸道了'。"罗兹柏说,"非去不可"的霸气里面,蕴含着重庆人的味道。"重庆人的个性就有点霸气,比较耿直,又很直爽。'非去不可',显得有点冲动,有点激情,但又是中性的。"

  "你说非去不可,我就偏偏不去。"有人担心,"非去不可"给人的感觉不太舒服,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罗兹柏对此评价说:"非去不可,不等于非来不可。"他认为,"非去不可"可以理解成第三方的声音,可以是一个外地人想去重庆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外地人到过重庆之后的评价,所以通常不会让人反感。如果改成"非来不可"就有点浑了,因为那才是重庆人对别人的强迫。

  罗兹柏补充说,说出"非去不可"的第三方,感觉上比较认同重庆霸气、耿直、有点码头色彩的地域文化,与重庆人有共鸣。"这是人格化的语言,说明这个第三方,他到过重庆,'非去不可'是针对他自己的心理感觉,来得很直接。"罗兹柏说,这种情绪到了极点,脱口而出的评议,是非常有号召力的,也应该能够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宣传语,比如彩云之南说的是云南,好客山东当然指齐鲁大地,熊猫故乡一下子就能让人想到四川。在许多有特色的宣传语中,重庆怎么突围?

  罗兹柏说,"非去不可"没有直接说出重庆的特色,但更有悬念,能引起好奇心。"究竟为什么非去不可,非去不可的理解是什么。"罗兹柏说,这是比较有突破性的一句话,"以前没人使用过,而且冲击力也很强。"

  罗兹柏认为,这句主题语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区别于以前去过的地方;第二,它不是从一个完美的角度来宣传,而是张扬了独特魅力。"罗兹柏说,这其中的潜台词是,"该去的都去了,现在非去不可,说明有了新发现:还有一个重庆很值得看。"  


江津中山古镇,表演"大盆"的民间艺人头顶放菜托盘穿梭于长宴席间 本报资料图 李文彬 摄


解放碑,跨年钟声响起时市民放飞气球  本报资料图  胡健 摄


游客乘坐长江索道  本报资料图  李文彬 摄

  "非去不可"的创意怎么来的:

  喝茶时一拍桌子,灵感就来了

  "嘿,你们说非去不可怎么样?"几个月前,市旅游局一个副局长到北京出差,与合作的传媒公司老总等几个人一起喝茶。谈到重庆的旅游口号时,他们热烈讨论起来。这句口号也在这时诞生了。

  北京朋友帮忙想到创意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长期以来,重庆的旅游口号到底叫什么都困扰着他们。"激情重庆"、"多彩重庆"、"浪漫重庆"这类口号,市外采用的城市不少,也没有什么新意。如何能找到一个口号,既不与"五个重庆"相近,又最能体现重庆的特色呢?

  副局长当时和人喝茶时,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重庆人的性格耿直、率真、火爆。

  说着说着,其中一个人一拍桌子:"嘿,你们说非去不可怎么样?"灵感,就这样一下迸发出来了。大家都觉得,这句话很能代表重庆的特点,而且能吸引人考虑到重庆去旅游。

  副局长觉得可以试一试,从北京回来后,他开始着手制作"非去不可"的图标、视频等。

  第二届西旅会将用这个口号来宣传

  "这句口号,要市外的人来说,通过来过重庆的外地游客口口相传,吸引更多外地人来重庆。"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如果这句话只靠我们重庆人自己来说意义并不大。

  目前,这句口号已经在工商部门申请了注册商标,成为重庆市的宣传口号,并开始广泛传播,还上了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广告。

  "也还要看大众反应。"该负责人说,要看大众对这句口号的接受度,目前来说效果不错。

  在以后我市的各项重大节会活动中,如6月份的第二届西旅会,都将用此口号来宣传、推介重庆。

  重庆为啥"非去不可"

  请大家都来说说理由吧

  重庆为什么"非去不可"?如果你是重庆人,会怎么向来重庆或准备来的人解释?除了看看下面专家的意见,我们不妨都帮忙想想,重庆有些什么"非去不可"的地方。

  重庆工商大学策划学院副教授黄志贵认为:"重庆的景点、抗战文化、发展机遇,都使得重庆'非去不可'。"在他看来,重庆的景点非去不可:"比如长江三峡,比如大足石刻等等。"重庆独有的抗战文化、历史景点,也让重庆"非去不可"。加之人文类的推荐,"比如说火锅,比如说美女这些名片都是亮得出手的。"更重要的是,重庆必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这也是"非去不可"的理由。

  罗兹柏说:"我们可以从这句口号演绎出很多非'×'不可的东西来。"比如"非吃不可"的火锅,"非看不可"的美女,"非泡不可"的温泉。配合这句口号,引导一种体验。只要有这个决心,有这个激情,只要努了力就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如果你不努力,自己都没得冲动,别人更不会来。"




{sent via i4}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