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7, 2024

9.27

立場新聞案鍾沛權判囚 21 個月林紹桐即時獲釋|鄭志剛退出家族生意營運接班路斷|政治局拍板救樓市|蔣家旻晒日本婚紗照於夢想中教堂行禮|9 月 27 日・Yahoo 早報
https://ynews.page.link/uvUik



早晨!今日係 2024 年 9 月 27 日星期五。預測本港地區今日大致天晴,局部地區有驟雨。日間炎熱,市區最高氣溫約 32 度,新界再高一兩度。吹輕微至和緩西至西南風。

《立場新聞》被指煽動案,昨日於區域法院(26 日)判刑。前總編輯鍾沛權和前署任總編林紹桐,早前被判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成,鍾昨日被判監 21 個月,林因健康原因獲額外刑期扣減,被判可即時獲釋刑期,至於母公司 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 被判罰款 5,000 元。

法官郭偉健判刑時表示,不接納兩名被告是履行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報道,作為減刑因素。法官說,雖然今次是自回歸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的案件,但有關罪行在 1938 年起已在成文法中定明,對於哪些文章可以發布、哪些文章則會構成煽動意圖,法例早已提供相關指引;即使回歸後沒有相關案例,被告仍可參考大量海外案例,形容這些指引在網上唾手可得。

郭偉健又在判刑時,引用多篇《立場新聞》在鍾沛權任職總編輯時發布的煽動文章為例,指出《立場新聞》曾於 2020 年民主派初選第一日發布「何桂藍專訪」,認為《立場》的目的是為何桂藍助選。另一篇聲稱中大示威者的專訪,塑造警方打壓學生的形象,做法會引起公眾對特區政府及警方的仇恨;而《立場》在接到警方就文章的投訴後,依然決定繼續發布該篇報道,顯然是視警方的投訴為無物;又形容被告在案發時參與抗爭,案中 11 篇煽動文章發布時間大部分處於民眾最不信任政府和警隊的時期,傷害相當嚴重,判監是唯一選擇。

特區政府回應案件判刑時表示,法庭早前已裁定,案中兩名被定罪被告在擔任《立場新聞》總編輯期間,知悉並認同文章的煽動意圖,提供《立場新聞》作發布平台,意圖煽動憎恨中央或特區政府及憎恨司法,將煽動仇恨的言行歪曲成「新聞工作」,是絕對的顛倒是非。

其他新聞,新世界發展正式易帥,早年被視為家族第三代接班人的鄭志剛,稱欲投放更多時間於公共服務及個人事務,故向集團主席及父親鄭家純請辭,將轉任新世界非執行副主席,即日生效,並同時辭去同系上市公司所有職務。至於由鄭志剛一手創立如「親生仔」的K11,他將斥2.09億元,向新世界購入其管理及顧問業務,當中部分代價要分180期月供支付,鄭志剛每年可向新世界收取服務費,上限3.727億元。至於K11品牌及相關物業,仍屬新世界的資產。

北角上周日(15日)有警員開槍,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的 38 歲男子,懷疑襲擊其母及妻子,手持菜刀及剪刀企圖襲擊警員,最終被開槍制服,送院搶救後不治。家屬對此非常難過,並直言後悔報警。事件引發社會討論,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警方有必要制定一套應對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的危機處理方法及使用武力的守則。

不過,有前線警員及指揮官指,現時的警隊武力指引適用於所有人,並稱在案發時候,警員的首要任務是解除危機。有臨床心理學家則指出,當知道病人精神失常,要用什麼方式警示他,並要求他放下武器、服從指令,有很多考慮,而當現實環境及病人情緒已到達激化狀態,當下可做的選擇變得很少。臨床心理學家建議從源頭著手,訂立一套報案室指引,提示報案人當下如何處理,並掌握涉案的精神病患者的情緒狀態,讓前線警員有更妥善的人手安排和預備。




Sent from my iPhone

No comments: